苏轼《洞庭春色赋》与《中山松醪赋》,书法沉雄劲健,一气呵成

 

苏轼《洞庭春色赋》、《中山松醪赋》写于一卷,书写时间在绍圣元年(1094年)农历闰四月,全卷高28厘米,长300厘米,“两赋”加上后记共77行686字,是苏轼传世的行书杰作之一。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。

《洞庭春色赋》文章撰于公元1091年,“洞庭春色”是当时一种用黄柑酿成的酒名;《中山松醪赋》文章撰于公元1094年,苏东坡再次被贬官赴岭南路上的一个雨天,他把这两篇写酒的赋文书写在一卷上。

“两赋”书法突出地体现苏轼书法侧锋、偃卧用笔的特征,就是说在书写时不完全用中锋,而是让笔锋与纸面有一定的角度,笔锋斜侧,字体呈攲侧姿态,但笔画并不显得软绵绵,结构也不松散,相反,笔画雄劲,结体紧密,而且整幅书帖前后和谐一致,一气呵成,气势连绵。

苏轼《洞庭春色赋》、《中山松醪赋》全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