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板桥《节录怀素自叙帖》轴,“板桥体”彰显无拘无束的个性魅力

 

郑板桥《节录怀素自叙帖》轴,行书,纸本,159cm×91cm,武汉市博物馆。此轴以画法入笔,左低右高,疏密有致,大小相宜,可谓“乱石铺街”,如“雨夹雪”。它不但完美地展现了板桥书法“真气、真意、真趣”的艺术风格,同时也彰显了艺术家狂放不羁、无拘无束的个性魅力。

郑板桥长在扬州,逢康雍乾三代盛世。兴化是风光秀丽的水乡,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丰富,风物宜人,“昭阳八景”兴化就占了其中六景。文物古迹,梅树竹林,激发他的诗情雅意。此地士子科举成就高,只明中后期兴化就出现过高谷、李春芳、吴姓三名宰相,这些人物事迹深深地刺激郑板桥的功名欲望。

郑板桥的父亲是一位乡塾先生,郑板桥开蒙很早,读书刻苦。十六岁时,他又跟随陆震学习做诗。23岁时,板桥为生计卖画,不能维持,索性教馆。但是“修、齐、治、平”的心志,怎么能甘心“傍人门户度春秋”。现实又令他为衣食担忧,在教馆之余,挥亳写竹,托人到扬州去卖,熟悉了行情。同时,为谋功名郑板桥练就了一手“乌、光、方”的馆阁体。三十岁起,郑板桥在扬州卖画十年,交接了金农等一帮朋友。

郑板桥怀念江南、苏州,对徽州商人认识深刻。他常常到外地悠游,师法造化,也为获得社会的声望。在燕京时虽交游广阔,但正如他的朋友杭世骏所说,当时京都的所谓“贤豪长者”、“天下之士”,“大都絺章绘句,顺以取宠者,趾相错矣,其肯措意于当世之务,从容而度康济之略者,盖百不得一焉。郑板桥“使酒骂座,目无卿相”,他的狂怪笔墨更让人不敢亲近。此狂名,阻塞了他的干谒门径,落拓而归,于天宁寺安心静读,并真正喜欢了八股文。他不只是为了致仕,而是做“处而正心诚意,出而致君泽民”的积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