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鱼帖

 怀素

怀素《食鱼帖》,亦称《食鱼肉帖》八行,古摹本。五十六字。29×51.5cm。引首:米汉雯书“翰珍”。钤有“希”字半印、“军司马印”、“赵氏子昂”“项元汴印”等鉴藏印。明顾复《平生壮观》、清卞永誉《式古堂书画汇考》、清吴升《大观录》等着录。《食鱼帖》流传有序,多有记载影印,始藏民间,“文革”期间抄家至青岛博物馆,1981年归还个人后不知所终。2000年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拍卖会上“现身”。

怀素《食鱼帖》略有破损模糊,但是“墨色浓润,神采不失”。其文曰:“老僧在长沙食鱼,及来长安城中,多食肉,又为常流所笑,深为不便。故久病不能多书异疏(按:此字左半已破损)还报。诸君欲兴善之会,当得扶赢也。□日怀素藏真白。”《食鱼帖》书法高华圆润,放逸而不狂怪,笔墨精彩动人,使转灵活,提按得当,风格在真迹《苦笋帖》、宋拓本《律公帖》等之间,结字亦近宋临本《自叙帖》。亦有评者以为笔划稍嫌滞涩,枯笔中见有徐徐补描之迹,应是半临半摹之本,但勾摹技巧高超,所见只有唐摹《万岁通天帖》,能与比拟,结体笔划保持怀素书法的面目。就高古作品而言,早期摹本与真迹有同等重要的学术价值。鉴定家徐邦达先生1979年曾撰文论证此帖,学术界公认此为徐先生重要鉴定发现成果之一。《食鱼帖》经北宋人吴喆题跋,又钤有元代赵孟頫、乔篑成、张晏、张雨,明代项元汴、项笃泰、华幼武和清代何元英等收藏、鉴赏家印88方,历四朝,传千年,流传有绪,是现存怀素四件公认传世作品中的佳作,弥足珍贵,堪称国宝。

史载怀素性疏放,不拘细行。作为僧人在《食鱼帖》中却大谈食鱼吃肉,表现了蔑视封建世俗和宗教戒律的豪放性格。这一点,与其书法所体现的奔放不羁的艺术个性是相通的。

徐邦达《古书画过眼要录》(晋唐五代宋书法):此帖书法高华圆润,放逸而不狂怪,风格在“苦笋帖”(墨迹真本)、“律公帖”(宋拓本)之间;结字亦近宋初人所临“自叙帖”(此本自有来历,非凭空臆造)。但细看笔画稍嫌滞涩(极微),在枯笔中又见丝丝描补的痕迹,此必是勾廓半临半摹之本,其勾摹技巧的高超,所见只有唐摹《万岁通天进王帖》、《远宦帖》等堪与比拟;虽不能如《苦笋帖》墨迹真本那样流畅自如,但结体、笔划形式,定能保持怀素书法一定的面目,可谓“下真迹一等”,更非刻拓本可及。


作品原文:老僧在长沙食鱼,及来长安城中,多食肉,又为常流所笑,深为不便。故久病不能多书异疏(按:此字左半已破损)还报。诸君欲兴善之会,当得扶嬴也。口日怀素藏真白。